磨光時金剛砂自行脫落的原因分析 |
發(fā)布時間:2014/1/3 |
磨光利用粘有金剛砂磨料的磨光輪,工作時將磨光輪旋于磨(拋)機的旋轉(zhuǎn)軸上,在飛速旋轉(zhuǎn)下磨削工件表面,使工件表面的粗糙痕跡得以除去。而在實際工藝操作中,會出現(xiàn)磨光輪使用不久金剛砂即自行脫落的現(xiàn)象。 磨光時金剛砂自行脫落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。 1、在皮膠上滾壓金剛砂時用力不夠,金剛砂只粘在皮膠表面,黏合面小,金剛砂周圍無皮膠,磨光過程中金剛砂接觸工件表面時即自行脫落。 解決方法:滾壓金剛砂時可取一根小于磨輪中心孔徑的鐵棍,穿入磨輪中心孔中,用力滾壓即可。 2、金剛砂滾壓上后皮膠尚未固化,此時皮膠較軟,結合牢度差。 解決方法:金剛砂滾壓成后先在左右的溫度下烘烤,或在相應溫度的通風干燥處晾干。 3、磨輪涂皮膠之前未經(jīng)烘烤預熱。涂上皮膠并黏合金剛砂后,由于磨輪溫度低,皮膠會很快冷卻,從而影響了金剛砂的黏合強度,這一現(xiàn)象在冬季尤為多見。 解決方法:在涂皮膠之前磨輪先在的烘箱中預熱,然后再涂皮膠和滾壓金剛砂。 4、金剛砂黏合后烘烤溫度過高引起皮膠老化,皮質(zhì)老化后會發(fā)脆。 解決方法:控制烘烤溫度不超過50℃。 5、黏合劑沒有按金剛砂粒度來調(diào)配,過稀。兩者適宜的比例應該是: 40#金剛砂,皮膠與水之比為5:5; 60#金剛砂,皮膠與水之比為6:4; 120#金剛砂,皮膠與水之比為7:3; 180#金剛砂,皮膠與水之比為7.5:2.5。 由上列數(shù)據(jù)可見,金剛砂粒度越小,皮膠應越稠,反之應越稀,這樣才有利于金剛砂在皮膠中牢固黏合。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一比例較難掌握,因為皮膠并非一次性配制使用,也不是只粘一種金剛砂,雖在水浴中加溫也會有水分的蒸發(fā),故主要憑經(jīng)驗掌握。 |